“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,一个岗位能见证坚守的力量。” 在随州市水务集团,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“水卫士”——他们或顶着烈日抢修爆管,或深夜值守监测水质,或用脚步丈量每一段供水管网……他们以平凡铸就非凡,用奉献书写担当。今天,让我们走进2025年度“水务之星”,聆听他们的动人故事,感受水务人的热血与初心!
2025年第三季度水务之星
随县供水公司党支部委员、副总经理 代顺义

在随县554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18个乡镇的供水管网纵横交错,有这样一位年过五旬却依然冲锋在前的“供水老兵“,他是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“水下党员”、是十八乡镇供水脉络的“活地图”、是百姓心中值得信赖的“水脉守护者”。他就是随县供水公司副总经理代顺义,一位用实干诠释担当、用行动践行初心的共产党员。
“水下党员”的抢险:24小时抢通断水生命线

2024年5月23日16时,柳林镇水厂的电话骤然响起——水库水泵突发故障,全镇1548户居民面临断水危机。正在新街镇安装水表的代顺义闻讯,立即放下手头工作,带队奔赴现场。夜幕降临,浮船载着抢修人员驶向湖心。强光手电照亮锈蚀的水泵,情况比预想更糟——必须更换新设备,而最近的水泵在300公里外的武汉。代顺义没有犹豫,请示领导后,独自驾车冲进夜色。凌晨3点,他带着新水泵赶回。顾不上喘息,他带头跳入5月刺骨的库水中,双手在冷水中稳握工具,每拧一颗螺丝都像在与严寒搏斗。同事们紧随其后,手电光映着冻紫的嘴唇与熬红的双眼。历经7小时奋战,水泵终于轰鸣重启,从断水到恢复,仅用24小时,期间无一起投诉,只留下百姓拧开水龙头时的会心一笑。
十八乡镇的“活地图”:让每滴水都不浪费

“张家水表藏于祠堂后第三棵枣树下的石板深处,李村供水管道需在古樟树根西侧绕行三米……”这些琐碎的细节,是代顺义脑海中精准的“供水密码”。作为18个乡镇供水运营的“大管家”,他的日常与车轮为伴,同事们调侃“座椅磨出包浆了”。730个穿梭村落的日夜,让他蜕变为一本行走的“活地图。
初接手安居镇供水事务时,代顺义敏锐察觉到当地供水漏损率居高不下。为守护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,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效益,他带领片区负责人扎根乡镇,周末沿着供水管道一寸寸排查。凭借着脑中的“活地图”,他们不仅精准定位漏水点,还揪出多起偷水行为,成功为公司挽回10万余元经济损失。“每一滴水都不能浪费”,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,更是践行到底的承诺。
“智勇双全的“守护者”:用真诚与勇气破难题
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时,供水管网需穿越村民宅院与农田,部分村民提出高额补偿诉求,他毫不畏难,迎难而上。白天,他顶着烈日挨家挨户走访,把政策讲透,把好处说清;夜晚,他借着灯光与村民促膝长谈,听诉求,解心结。一次次真诚的沟通,一回回耐心的解释,终于换来了村民的理解与支持——“水管就从我家地里过吧,不要钱!”,不仅为公司节省了20余万元,更在百姓心中架起了信任的桥梁。2024年8月30日,随县东苑华府小区外围一段供水管道突然爆裂,导致小区及周边千余户居民水压骤降断水。代顺义接到报修电话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,排查发现,需关闭主阀门才能施工,而阀门位于仅75厘米宽的狭窄井内。危急时刻,他脱下工装纵身跃入漆黑阴冷、潮湿泥泞的井下,强忍寒冷定位阀门,用尽全身力气关闭。重返地面时他已浑身沾满污泥,却立刻组织抢修,最终3小时内全面恢复供水。
“扎根一线”的攻坚:21 天让断水殡仪馆重获清流

2025年4月15日,随县殡仪馆紧急求助——馆内已断水七天,多次协调未果。代顺义立即带队赶赴现场。经勘查,原单位因地势较高、当地水厂设备陈旧,制水能力不足,水压偏低。他当即卷起铺盖驻厂攻坚,一住就是21天。期间,他与团队吃住在一线,制定综合解决方案:增加消毒设备,启用新水厂,督促新泵机安装调试,提升制水量,更换主管道,并组织专人持续排污、排气、疏通管道夹气,同时加强沿线水质监测,确保供水安全与稳定。21个日夜的坚守,殡仪馆终于恢复供水,清流重新涌动,解决了民生难题。
一名党员就是一座灯塔。代顺义,这位老共产党员,几十年如一日在基层一线恪尽职守、默默耕耘,用心用情保障农村饮水安全,始终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,让党旗在随县供水服务的最前线高高飘扬,也让“水务之星”的光芒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