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流火,热浪像无形的巨手攥紧整座城市。骄阳把柏油路烤得泛出白亮的光,气温早已冲破 40℃的刻度,空气里浮动的暑气仿佛划根火柴就能点燃。城市供水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管汪小芬,正俯身在滚烫的水表井旁拆装水表 —— 井口蒸腾的热气裹着金属的烫意扑面而来,她的身影在这片 “火炉” 里,成了最扎眼也最动人的存在。
阳光直射在她的背上,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,顺着额头、脸颊滚落,砸在干燥的地面上瞬间洇开一小片湿痕,又被热浪迅速蒸发。她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,紧紧贴在身上,可手中工具始终稳如磐石,拆表、检查、记录,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股较真的劲儿,仿佛周遭的高温压根“烫”不到她。
“每一方水都连着用户的切身利益,数据不能有半点马虎。”汪小芬的话语朴实却坚定。在她看来,水表井旁的方寸之地,是守护供水公平的“战场”;数据精准,是对“用户至上”承诺的最好践行。任凭热浪裹着暑气扑面而来,她始终以“铁娘子”的坚韧扎根岗位,用精准的计量、负责的态度,为千家万户的安心用水筑牢防线。
没人知道她每天要弯多少次腰、流多少汗,只知道经她手的水表,数据从不含糊;没人算过她在高温下多熬了多少小时,只知道用户的每一次疑问,她都带着热乎气儿回应。
而汪小芬的坚守,从来不是孤军奋战。
在城市的另一端,管网测漏员宫建争正沿着炙热的柏油马路一寸寸“听诊”地下管网。他时而俯身贴耳,时而屈膝敲击,专注的神情仿佛忘记了周遭的热浪。“听漏是个‘烤验’耐心的活,得跟管道‘对话’。”他直起身抹了把脸,汗珠顺着下颌线成串滴落,砸在路面上瞬间洇开一小片深色,又被高温迅速蒸干。阳光像无数根细针直射在身上,裸露的脖颈已晒得发红发烫,但他步子没停,依旧恪守着“一步一听”的作业标准,听漏仪里传来的细微声响,在他耳中比蝉鸣更清晰。
在红旗水厂的加药间里,机器轰鸣声与热浪交织。值班员刘正权紧盯着仪表盘,额头的汗水流进眼睛也顾不上擦,只是使劲的眨了眨眼,手仍稳稳按在操作阀上。“加药量差之毫厘,水质就会谬以千里。”他头也不抬地说着,笔尖在记录本上划出第5道清晰的巡检轨迹。这个常年被蒸汽与机器余热焖成“蒸笼”的车间里,他的工服每天要被汗水浸透三四回,干了又湿的布料上,早已结出一层薄薄的盐霜……
当夜幕低垂,城市褪去白日的燥热,渐归清凉。那些被烈日炙烤得黝黑的面庞、被汗水浸透后结满盐霜的工装,此刻都悄悄融进了璀璨的万家灯火里。正是这一个个平凡劳动者的默默坚守,让城市的脉搏始终跳动得强劲有力。
他们,是守护城市 “生命线” 的供水人。以专业为盾,以坚守为甲,他们在纵横交错的供水管网上筑起了一道坚固防线。持续高温期间,日均50余公里的管线巡检,是他们用脚步丈量的责任;抢修及时率100%、水质合格率100%,是他们用汗水写下的承诺。这些数字背后,藏着无数个被汗水反复浸透的背影,更藏着 “宁愿一人苦,换来万家甜” 的滚烫初心——每一滴流淌的清水,都是他们对城市最深情的告白。